新加坡风风雨雨卅五年
谢 镛
新加坡主要统计一览

1965年8月,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,成为一个独立共和国,迄今三十五年。

多次受挫折

在这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里,新加坡经济建设的努力,曾多次遭受挫折,以致几度出现负成长(最差一次是1986年:-2.8%)。其中原因包括:60年代后期驻新英军宣布撤出新加坡基地;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先后两次石油危机;86年发生的环球性股灾;以及97年东北亚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等。但在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之下,几次的困难都被逐一克服了。

1966年新加坡国内经济总产值(GDP)只有S$3.04bn(10亿)。33年后,1999年的数字为S$144bn,增加了47.37倍,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2.4%。

人均所得(Per Capita GDP)于1966年是S$1,571,1999年是S$36,979,增加了23.5倍,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.04%。

这两项统计数字说明了新加坡不但能克服困难,还能力争上游,面对未来的挑战。

外贸占重要地位

新加坡位处东南亚要冲,是个重要的海陆空中转点,所以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了尤其重要的地位。1999年外贸总值为S$382bn,是国内总产值的2.65倍,为世界之冠。1986年曾达到2.97倍。1999年新加坡出口总值达到S$194bn,环球排名第14位,仅在美、德、日、法、英、加、意、荷、中、港、韩、墨、台之后。

新加坡外汇储备金(黄金除外),于1999年是S$128bn,世界排名第六,可支付8.2个月的进口。

作为东南亚的十字路口,新加坡是全世界船舶进出最繁忙的港口。1999年挂港船舶超过14万2千次,平均每天389船次,总注册排水量吨额达8亿7千7百万吨,处理了3亿2千6百万吨的货物,集装箱吐纳量达1千6百万个标准箱,仅微次于香港,世界排名第二。

33年来挂港船次每年增长7.7%,船舶注册吨数增长9.02%,处理货量增长7.89%,集装箱吐纳量从1986年(首次超过1百万个标准箱)到1999年,平均每年增长19.67%。

空港方面,飞机降落架次从1966年的8,600次增加到1999年的87,000次,超过10倍,平均每年增长7.26%。空运货量于1999年超过150万吨,比1976年的76,600吨增加了20倍,二十三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3.84%。

旅游业的表现也很可观,从1966年的128,700名访客增加到1999年的700万人次(不包括西马),平均每年增长12.87%。1996年入境外客高达730万人次,后因1997/98年金融危机,连续两年降减到700万人次。

新加坡的制造业几乎是从零开始,1966年总产值只有S$1.96bn,1999年是S$135bn,增加了68.9倍,平均每年增长13.68%。33年来,从成衣到纺织、饮料、家俱、塑料、食品油、小炼钢厂、轧钢厂、拆船、修船、造船、建钻油台、炼油厂,从上游到下游的石油化工,初级到高级电子业,各种电脑配件,虽然不如日韩台的先进,也没有他们的规模,但也吸进了不少名列500大的跨国公司,作为他们的生产基地或区域总部。

引进外来人才

在讯息联网方面,新加坡也已经起步,同时展开的是引进外来人才,从事尖端的科研,如生命科学、微生物细胞学、基因工程等。希望能迎头赶上21世纪的环球化时代,迎接新的挑战。

除了经济领域以外,新加坡在教育、卫生、社会发展,各种基建方面也有不错的成绩。1966年新加坡的识字人口是68.2%,1999年是93%;大学毕业生也从每年不到二千人增加到1999年的9,463名,高院毕业生为14,641名。1966年医生与人口比例为每1,956人有医生一名,1999年是731人有医生一名。婴儿死亡率从1976年每千名有11.6名,减低到每千名3.2名。自然死亡率只有每千人4.5人。

生活素质方面,1999年统计数字显示,新加坡人有35%的家庭有汽车,97%的家庭有电话,91%的家庭有洗衣机,77%的家庭有录像机,58%的家庭有空调,47%的家庭有个人电脑,电视机是每个家庭都不可或缺的。

居者有其屋

居者有其屋,是新加坡社会发展方面最成功的政策。1966年只有24.4%的家庭有自己的房子,到1999年这数字已达到91%,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旧屋翻新。

新加坡因为幅员小,食用水水源有问题,所以过去通过家庭计划,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。1966年的人口是1,934,400人,1999年是3,218,000人。33年来,每年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.5%左右,最低曾降到1.2%。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,终导致劳动力缺乏,不能不从外引进。到1999年,新加坡总人口为3,894,000人,外来人口为676,000人,占总人口17.4%。食用水的问题,正考虑采用海水淡化的方法,这将是21世纪初的重大投资项目之一。

基建方面,新加坡除了延长现有的地铁线,使之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环岛地铁网,并将广建地面轻铁系统,把新加坡岛上各卫星市镇衔接起来,大大提高人口流动的利便和效率。

新加坡的绿化程度,在发展国家群中算是比较先进的。三十年前已经起步,现在着重的是环保,不论是基建、卫生、教育,或各种其他的社会建设,环保都是重点考虑因素。

新加坡主岛以外的一些小离岛,正被发展为渡假消闲、或乡村生活区,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将大大改善。

此外,海港、空港、通讯、公路、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等,都是每年必须扩充、改善和提升的工程项目。

新加坡的填土工程每天都在进行,所以土地面积年年扩大。1966年新加坡土地面积是581.5平方公里,1999年是660平方公里,平均每年以0.38%的速度继续扩张。

文化建设的挑战

经过35年的奋斗和努力,新加坡虽然尚未成为已经发达国家,但老百姓的生活素质、水平,已可直追日本,放眼世界,唯一尚待加强的是文化领域的建设和发展,这将是21世纪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。

最后,要引用春秋时代的政治哲学思想家管仲的名句,来结束本文:“仓廪实,则知礼节,衣食足,则知荣辱”。

新加坡主要统计一览

返回“ 论作选辑

Copyright © 2024 Singapore China Friendship Association.
Sponsor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. All rights reserved.